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
1、 本轮储能加速“出海”的核心动力在于全球能源转型提速
一方面,新兴市场在政策推动下加快储能布局;另一方面,地缘政治因素导致部分国家电力供应不稳定或能源获取成本偏高,储能需求因此快速上升。在北京的一家储能系统生产企业,负责人透露,今年以来,欧洲和北美部分市场需求增长了3至5倍。随着海外客户对服务能力和全生命周期保障的关注度提高,中国储能企业的“出海逻辑”也正迈向“2.0时代”。
2、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元
今年前10月,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元,同比增长5.7%,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,有效发挥了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。
3、新疆兵团136号文征求意见:存量电价0.25~0.262元/度
11月14日,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兵团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建议的公告。补贴项目:机制电量30%,机制电价0.25元/千瓦时;平价项目:机制电量比例50%,机制电价0.262元/千瓦时。
4、巴斯夫宣布,将把亚洲聚四氢呋喃(PolyTHF)业务整合至中国上海漕泾基地
近日,巴斯夫宣布,将把亚洲聚四氢呋喃(PolyTHF)业务整合至中国上海漕泾基地,同时停止韩国蔚山化工基地的聚四氢呋喃生产。巴斯夫表示,该关闭计划预计于2026年完成,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学纤维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构性变化。该工厂关闭后,巴斯夫将继续利用其在中国漕泾基地、德国路德维希港和美国盖斯马区域生产,为客户提供可靠的聚四氢呋喃供应,年总产能为25万吨。
5、建材行情分析:
(1)基建:局部项目赶工形成支撑,但整体增速放缓本周基建水泥直供量环比小幅下降,但仍是水泥需求的最大支撑。湖南近期有多个新项目开工,加之部分收尾项目为应对极端天气预警而抢工期,带动水泥采购量增加;江苏部分重点基建项目进入加速期,对水泥需求形成提振;山东临近冬季施工,部分项目为应对后续可能的供应紧张,开始少量备货;四川成都区域因价格上调刺激下游拉货,但川南、川东北受雨水天气影响,需求回升有限。整体来看,基建需求虽具备一定韧性,但受制于资金到位情况及季节性因素,增长动能有所减弱。后续随着采暖季错峰生产(如山东计划11月15日起)及极端天气增多,基建水泥需求或将面临更多波动。
(2)房建:新开工不足拖累需求,存量项目收尾是主基调房建市场整体表现疲软,成为拖累水泥需求的主要因素。安徽新开工项目较少,重点工程支撑有限,水泥出库量持平;重庆下游以存量项目为主且逐渐完工,新项目稀缺,水泥出库量持续下降;广西大型企业出货增量主要来自涨价前囤货,但中小企业出货一般,市场以存量收尾项目为主;山西项目资金不足、回款较差,需求整体偏弱,仅靠部分城中村改造等小工程赶工形成零星支撑。房建市场的低迷反映出当前房地产投资信心不足、新开工持续放缓的现状。在政策尚未明显传导至施工端的情况下,房建对水泥的拉动力度有限。
(3)民用及其他:零散需求有所增加,但难以扭转大局
民用及小型工程方面,部分地区出现零星需求增长。湖南下游零散需求增加,局部价格回调后采购量有所回升;山西部分城中村改造等小工程赶工,对水泥需求形成一定支撑。这类需求虽对局部市场有短期提振,但体量较小,难以改变整体需求偏弱的格局。此外,民用需求受天气、价格预期等因素影响较大,可持续性存疑。
整体来看,随着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,错峰生产政策(如山东)将推动供给收缩,水泥价格有望迎来阶段性上涨。同时,极端天气预警增多可能促使部分项目抢工,形成短期需求小高峰。然而,整体需求仍受制于基建资金到位速度与房建新开工低迷,在整体需求偏弱的背景下,区域分化加剧,天气与政策成为短期波动的主要变量。